- 1张
大漠飘香
此片拍摄于尉犁县胡杨林景区。 塔里木盆地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在这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林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金色胡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多彩迷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以强大的生命力而闻名。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中,对干旱和盐碱有着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含盐量极高的碱滩中照样枝繁叶茂。胡杨被人们称赞为“沙漠英雄树”,有着“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胡杨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固守着脚下广袤浩瀚的荒漠,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形成了一道道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保护着身居荒原的野生动物和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奉献着自己千年不老的青春年华。 凡见过胡杨的人,无不被她的美丽、雄姿、灿烂、坚强所震撼。当你漫步在胡杨林中,仿佛进入了神话般的世界,茂密的胡杨树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真可谓美妙绝伦,令人惊叹不已。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看着一株株与命运抗争的胡杨,不由得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那些巍然屹立的胡杨,或横卧倒地的枯树,都经历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真可谓“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 1张
边走边拍
此片拍摄于喀纳斯禾木村。 禾木村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这里距喀纳斯湖大约70公里,周围群山环抱,是一个被白桦树、雪山和河流包围的美丽村庄。特别是在秋天,禾木村的美丽会让人都心醉在这满山黄黄的白桦树和一座座雪山中,处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禾木村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全乡现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与成群结队的牧群,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特别的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 3张
秋韵
此片拍摄于尉犁县罗布湖。 塔里木盆地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在这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林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金色胡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多彩迷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罗布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湖泊,大约有2万亩,218国道线887公里处以南,距离尉犁县70公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在塔里木河的沿岸,距离塔河最短只有750m左右。罗布湖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塔里木河沿岸,距离塔河最短只有750m左右,湖区东北部经由人工修建的水渠与塔河相连,因此水量供应充足。 从2013年开始,巴州尉犁县的农户就看准了罗布湖的水源潜力,往湖中引入了草鱼、鲢鱼、五道黑等经济鱼类,全程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让鱼类自由栖息、觅食,养出的鱼以品质优良著称。罗布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国家级沙漠公园,1.2万亩水域面积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天然湖泊和天然胡杨的结合,如果说罗布泊是地球的左耳,那么罗布湖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眼睛。水深7米的优良水质,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是集休闲度假、罗布人文化体验、沙漠旅游、生态宣教为一体的国家级沙漠公园。 罗布湖—— 一片未被开发的沙漠净土 。
- 1张
秋染禾木
此片拍摄于喀纳斯禾木村。 禾木村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这里距喀纳斯湖大约70公里,周围群山环抱,是一个被白桦树、雪山和河流包围的美丽村庄。特别是在秋天,禾木村的美丽会让人都心醉在这满山黄黄的白桦树和一座座雪山中,处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禾木村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全乡现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与成群结队的牧群,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特别的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是拍摄日出、晨雾、木屋、禾木河的绝佳取景地。
- 1张
谋生
每日清晨,藏民们都会牵着自家的牦牛或骏马到青海湖边供游客骑乘挣钱,以此谋生,养家糊口。这正应验了一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以说青海湖的美丽给这里的人们带了不错的旅游收入。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总面积约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青海湖是因青藏高原隆起后,局部地层陷落而形成的。最初,青海湖是一个淡水湖,通过倒淌河与黄河相连,属于外流湖。但由于地壳运动加之气候的变化,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和野牛山隆起,导致倒淌河被堵塞,湖水无法外流,逐渐形成了内陆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量大,青海湖从淡水湖逐渐变成了咸水湖。青海湖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对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青海湖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约60万年前,当时青海南山开始隆起,形成凹陷并开始蓄水成湖。上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时期,青海湖与共和古湖连通,向东南扩张。中更新世中期,黄河溯源侵蚀切穿了贵德和共和盆地,排干了共和古湖。随后,湖水排水重力消失,地壳开始反弹,日月山和野牛山抬升,青海湖自此成为内流封闭湖泊。
- 5张
赛湖冬临
此片拍摄于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背靠雪山,湖边是广阔草原,是一个颜值颇高的湖泊。 赛里木湖湖水清澈幽蓝,湖面被连绵雪山环绕,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山脚下,静谧而深邃。仔细去看,会发现深深浅浅不同的蓝,网友们称“有一种蓝叫赛里木蓝”。进入冬季结冰后,这里也有“蓝冰”之称,当地连续几年推出“蓝冰之约”冬季旅游产品。 赛里木湖湖面每年12月底结冰,1月中旬前后彻底冰封,可以上冰面进行冰雪娱乐活动,4月上旬进入解封期。 冰推现象一般出现在两个时期:一是12月底冰面刚结冰时,二是4月冰面解冻融化时,前一个时期约10天左右,后一个时期略长大概在15天。 在冰推期,因昼夜温差极大且夜间温度极低,湖水快速结冰,层层薄冰随着涌动的湖水推上岸边,湖水的力量非常大,除了冰,还会将石块裹挟着一起推上来。 一些薄冰随着冰推累积在岸边,像破碎的水晶玻璃一样,锋利尖锐又晶莹剔透。一般岸边冰推高度在70厘米到1米左右,最高的地方可以达到2米。一些薄冰融化或滑入湖中,沉沉浮浮漂浮。蓝色的湖水和白色的冰块,形成了赛里木湖冰推期独有的“半湖脂玉半湖蓝”景观。
- 1张
夕阳坠落
拍摄于青海俄博梁景区。 人世间的美景,不一定要长久,有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她可能足以在你的脑际中留下永久的印痕。 枫叶的摇落,是一种火焰的坠落,有悲壮之感;梧桐的飘零,飒飒于风中雨中,令人萌生感动;夕阳的坠落,是一种轻松的坠落,它鲜丽了黄昏也抚起了明日的朝阳。虽说,这些瞬间的景色让人感到一丝凄凉,但它们散发的短暂光芒何尝不是一种绝美。 美,我们追求它是自然的,而并非刻意的装饰;大自然的美景,谁人不爱,又有谁可以掩盖它的风采,朝晖晚霞、日出日落、潮起潮落之所以那么美,只因它在瞬间放射出无尽的光辉,当你回过神时,它早已逝去,你可以看到下次的来临,却无法将这次的逝去挽留,更无法使美在片刻凝固。 事物尚且如此,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总是将新生命的诞生,看作是美,将生命的逝去,看作是痛是悲哀。面对死亡,人总是心生恐惧,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即使是英年早逝,又有何妨,因为你的美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坎上。 那么,只要我们能把握生命中的美丽,铭刻那份永恒,并为报答那永恒的光辉尽力而为,也无须因为时间仓促生命短暂而感叹人生。
- 1张
转场
新疆部分哈萨克族牧民仍然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传统习惯。每年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或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 牧民转场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行程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不等。一般来说,春季利用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即春牧场放牧,再逐步上升,到中部的草甸草原带过渡一段时日;夏季转场到山地高处森林、草甸、草原,一般海拔在2000米~3500米,这里气候凉爽,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是牲畜抓膘增壮的良好场地;夏天一过,天气很快冷下来,高山开始下雪,牲畜必须向下转移,过渡到秋窝子,牧民把这叫做“秋天雪赶羊”。一年里,秋季转场是颇具观赏性的,从9月底到10月初的这段时间大批牧民成群结队地如潮水般迁徙,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从早到晚的大规模迁徙场面一直会持续半个月,中央电视台还制作特别专题节目进行报道;冬天,再回到平原、谷地、荒漠草原地带,这里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到牧草。冬牧场的面积一般不大,分布为小集中大分散。从11月至翌年3月中旬,牲畜在冬牧场停留时间长达半年左右,哈萨克族人一般把这种地方称为“冬窝子”,这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称呼。
- 1张
春光
拍摄于那拉提杏花谷。 那拉提杏花谷,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毗邻218国道,距新源县城32公里。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乃斯河北岸,占地面积3万余亩,因山地河谷的冬季逆温气候而遗存下来,整个半山腰均被野杏树覆盖,是西北地区野杏林最集中的地区,从2001年起,吐尔根乡杏花被全国游客所熟知。 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景区,官方名称叫【那拉提杏花谷】。结合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那拉提杏花谷旅游,已成为新疆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初春的伊犁河谷,万物苏醒,在位于吐尔根的那拉提杏花谷,连绵起伏的山谷,野杏林疏疏密密散布其间,错落有致,光影变幻间,仿佛钢琴的黑白键奏响春天的乐章 。千百年来大自然赋予的数万亩杏花每年集中在4月左右竞相开放。 每当野杏花绽放的时候,站在高处远眺,白色的、粉色的、浅紫色的杏花覆盖到山腰,随着起伏的山坡连绵几十公里,把山谷装扮成粉雕玉琢的童话世界。漫山遍野粉色、白色交织的杏花如薄雾含烟,成群的牛羊,远处洁白的雪山,演绎着那拉提草原宁静与浪漫的春色。“大自然野性之美让人震撼。”自驾、团队、徒步、骑行……游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涌向这片春日胜景。
- 7张
冰雪激情·热血狂欢
拍摄于那拉提冬季叨羊活动现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集草原、沟谷、森林于一体,植被覆盖率高,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因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特色,而被誉为“天山绿岛”“绿色家园”“五彩草原”“空中草原”。主要景点有天界台、游牧人家、塔吾萨尼、天仙台、沃尔塔交塔观景台、雪莲谷等。 去年 伊犁州第十八届“雪之恋”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开板仪式在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式开幕。那拉提国际滑雪度假区依托冰雪生态度假优势,不断挖掘冬季人文旅游和自然资源,积极融入本地特色,打造冬季旅游品牌。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服务规范、品质优良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和促进冰雪运动、城市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娱乐旅游等产业及相关产品、品牌发展。 活动前期,那拉提积极开展冰雪游筹备工作,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度,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极大地推动伊犁冬季旅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进一步助力伊犁州以“冰雪胜境·魅力伊犁”为主题,全面掀起伊犁州冰雪旅游的热潮。
- 1张
冰雪之恋
拍摄于伊宁县英塔木乡。 天鹅泉景区位于伊宁县英塔木乡夏合勒克村,景区核心地带面积54平方公里,计划外围保护地面积136平方公里。 景区泉眼密布,水流充沛,常年保持恒温,形成了冬季水面不结冰的天然奇观,各类水草为天鹅等野生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自1995年起,每年9月底至次年3月都有天鹅来此栖息,至今已有24个年头,从最早的5只,至今数量已经达到千余只。大批天鹅在美丽冰雪世界里翩跹起舞,凌空翱翔,游弋于水气袅绕的云雾之中,令人有世外桃源、梦幻仙境的感觉,受到广大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青睐。这里天鹅的品种主要有:疣鼻天鹅和大天鹅两种,其中疣鼻天鹅占90%以上。 近年来景区争取项目资金启动了天鹅保护工作,修建了防护栅栏、观景平台、管理用房、厕所、停车场、防护大坝及天鹅雕塑等。还配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天鹅的日常保护、管理和饲养工作。 北方的冬季银装素裹,寒冷寂寥。三九严寒季节,只有天鹅泉生态旅游区因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梦幻般的人间仙境:红日东升,映照着皑皑白雪,夜宿的水鸟从茫茫的雾凇上起飞,掠起一阵阵寒霜飘舞;夕阳西下时,成百上千只天鹅、野鸭、水鸟飞落湖面,仿若沸腾的滚水一般,令人惊叹不已。
- 1张
冰封时节
此片拍摄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位于新疆喀什地区,东西长484公里,南北宽329公里,总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4.1万人,可谓地广人稀。塔县跟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以一线望三国,在中国所有县城里属头一份。塔县境内不仅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等世界名山,还有4座壮丽的雪山,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有优美的高原牧场、湖泊, 有迷人的民俗风情, 有著名的塔合曼温泉, 有童话般的公主堡、石头城,有雄阔的冰川风貌,有一天九次日出的奇观等。其中,这里的公主堡、石头城已经拥有千年的历史。塔什库尔干的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堡”,石头城早在2000多年前就闻名世界,一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地理志》中便写道:石头城(石塔)就是古代丝绸之路通往丝绸产地的中转站。塔县还有一个公主堡,是依靠土丘的自然形态基础建造,面积2000多平方米,也是非常壮观的。 塔什库尔干风景优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风光壮阔无比,被称为“上帝遗落的地方”,这里地形独特,在特定的时节就会出现“山上冰川,山下桃花”的壮丽景象。
- 1张
瑰丽雅丹
雅丹地貌的美,是永恒的,也是变化不定的。光怪陆离、孤山残垒,在线条柔美、肌理细腻的沙漠里更显雄浑粗旷;百怪千奇、千姿百态,在落日余晖、瑰丽晚霞柔和渲染下,又添妩媚韵致。雅丹地貌自含情,作伴金风魔鬼城。 面对久经风沙侵蚀的残垣断壁,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感受生命的弱小与伟大。独看细沙,微不足道;沙粒聚集,摧枯拉朽。 哈密魔鬼城又名雅丹地貌,现更名为大海道,位于哈密市五堡乡以南,距五堡乡20Km,距哈密市约100Km,由东向西延伸数百公里。因其神秘莫测,不熟悉地形的人若遇风暴,有迷失方向的危险。哈密雅丹地貌东起烟墩外的骆驼峰,经雅满苏铁矿,大南湖煤矿,到五堡沙尔湖十三间房等长约400公里,宽约数十公里,在哈密属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是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而形成的。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以及混迹岩砾中五光十色的玛瑙、随处可见的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可获得象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鸟类化石,当夜幕降临时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此片拍摄于新疆哈密五堡魔鬼城,即大海道。)
- 1张
赛湖冰推
此片拍摄于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背靠雪山,湖边是广阔草原,是一个颜值颇高的湖泊。 赛里木湖湖水清澈幽蓝,湖面被连绵雪山环绕,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山脚下,静谧而深邃。仔细去看,会发现深深浅浅不同的蓝,网友们称“有一种蓝叫赛里木蓝”。进入冬季结冰后,这里也有“蓝冰”之称,当地连续几年推出“蓝冰之约”冬季旅游产品。 赛里木湖湖面每年12月底结冰,1月中旬前后彻底冰封,可以上冰面进行冰雪娱乐活动,4月上旬进入解封期。 冰推现象一般出现在两个时期:一是12月底冰面刚结冰时,二是4月冰面解冻融化时,前一个时期约10天左右,后一个时期略长大概在15天。 在冰推期,因昼夜温差极大且夜间温度极低,湖水快速结冰,层层薄冰随着涌动的湖水推上岸边,湖水的力量非常大,除了冰,还会将石块裹挟着一起推上来。 一些薄冰随着冰推累积在岸边,像破碎的水晶玻璃一样,锋利尖锐又晶莹剔透。一般岸边冰推高度在70厘米到1米左右,最高的地方可以达到2米。一些薄冰融化或滑入湖中,沉沉浮浮漂浮。蓝色的湖水和白色的冰块,形成了赛里木湖冰推期独有的“半湖脂玉半湖蓝”景观。
- 1张
冰雪赛湖
此片拍摄于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背靠雪山,湖边是广阔草原,是一个颜值颇高的湖泊。 赛里木湖湖水清澈幽蓝,湖面被连绵雪山环绕,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山脚下,静谧而深邃。仔细去看,会发现深深浅浅不同的蓝,网友们称“有一种蓝叫赛里木蓝”。进入冬季结冰后,这里也有“蓝冰”之称,当地连续几年推出“蓝冰之约”冬季旅游产品。 赛里木湖湖面每年12月底结冰,1月中旬前后彻底冰封,可以上冰面进行冰雪娱乐活动,4月上旬进入解封期。 冰推现象一般出现在两个时期:一是12月底冰面刚结冰时,二是4月冰面解冻融化时,前一个时期约10天左右,后一个时期略长大概在15天。 在冰推期,因昼夜温差极大且夜间温度极低,湖水快速结冰,层层薄冰随着涌动的湖水推上岸边,湖水的力量非常大,除了冰,还会将石块裹挟着一起推上来。 一些薄冰随着冰推累积在岸边,像破碎的水晶玻璃一样,锋利尖锐又晶莹剔透。一般岸边冰推高度在70厘米到1米左右,最高的地方可以达到2米。一些薄冰融化或滑入湖中,沉沉浮浮漂浮。蓝色的湖水和白色的冰块,形成了赛里木湖冰推期独有的“半湖脂玉半湖蓝”景观。
- 1张
秋吻
拍摄于喀纳斯神仙湾。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高山湖泊。其中,神仙湾是喀纳斯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尤其在秋天,这里的美景更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整个神仙湾都被染成了金色。远处的山峦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高大威武,山间的秋叶也仿佛被点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湖水在晨光的照耀下缓缓地流淌,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的色彩和山体的轮廓。此时,天空中的红云满天,仿佛是天空的一场盛大庆典,为这美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 在湖水中,一对美丽的天鹅悠闲地游弋着,它们的身影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它们在湖水中嬉戏,宛如这梦幻仙境中的精灵,为这美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站在神仙湾边,感受着清晨的清凉空气和湖水的波光粼粼,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四周的山峰、秋叶、湖水和天鹅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喀纳斯湖神仙湾的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首动人的诗篇。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让我们珍惜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共同守护这片神奇的土地。
- 1张
天山石林
拍摄于天山石林景区,这里除了石林,还有草原牧场,青山雪峰。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向西南行走100公里,登上科克乌苏达坂顶端,放眼望去,有一片原始森林散落在一条深谷两面的山坡上,走近一看,原来不是松柏,而是一片亭亭玉立的“石林”。经过大自然的洗礼,这沙岩石林被雕塑的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有的宛如古堡,有的仿佛行人走兽,栩栩如生;有的象刀枪剑戟,直插蓝天,其间还布满了大窟小洞,通幽曲径。石林地处天山深处,交通不便,反倒成了天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圈。 石林因位于天山山脉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乌苏达坂之下而得名,长9000米、宽约5000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石林雕刻得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石林中有“欧洲古堡”,肃穆森严,有“宝剑出鞘”,刺破青天,有“行人走兽”,或卧或躺。石林中有一个石窟,像居高临下的亭阁。关于石窟还有一个英雄尕勒腾为民除妖的传说。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石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成群结队的大头羊、鹅喉羚,穿梭石林,栖息繁衍。在雪线附近,可采到雪莲、党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在石林中心有一泓清潭,人称“鹿镜湖”。水中有一股浓重的硫磺气味,传说是英雄尕勒腾洗火药时留下的气味。
- 1张
库车红石林
石林峡谷 红山石林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以北66公里处,国道217线西侧。它是由亿万年前的海底岩石经过造山运动形成的直立的单斜岩石,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石林”景观。红山石林以其狭窄弯曲的峡谷、诡异多变的山体、鲜艳明亮的色调和魔幻悠远的背景著称,尤其在夕阳下,山体色彩艳丽,暗红而深沉,从空中俯瞰如同翻腾的红色海洋,因此被称为“大地上的火焰”。 红山石林属于发育晚期的雅丹地貌,是风蚀雅丹的一种。这里的雅丹地貌因风蚀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红山、黄山、黑山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风蚀。红山石林非常大,显示出奇伟、陡峭的地貌特征。 红山石林不仅是自然奇观,也是独库公路最南段最特殊的可视性景色之一。它的形成与地质变迁密切相关,是自然力量长期作用的结果。随着时间推移,红山石林可能会因风蚀作用而逐渐消亡,这使得它更加珍贵和独特。 “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冯其庸先生曾这样描述天山库车红石林的风景。天山库车红石林是典型的风蚀地貌,岩石在风化中由水平变为嶙峋峥嵘的直立山石,因局部岩层的层理皱褶,在镜头中演绎着电影般的纹理和质感变幻,给人以“山重崖复,柳暗花明”的独特韵味。
- 1张
生命赞歌
此片拍摄于尉犁县胡杨林景区。 塔里木盆地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在这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林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金色胡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多彩迷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以强大的生命力而闻名。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中,对干旱和盐碱有着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含盐量极高的碱滩中照样枝繁叶茂。胡杨被人们称赞为“沙漠英雄树”,有着“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胡杨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固守着脚下广袤浩瀚的荒漠,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形成了一道道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保护着身居荒原的野生动物和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奉献着自己千年不老的青春年华。 凡见过胡杨的人,无不被她的美丽、雄姿、灿烂、坚强所震撼。当你漫步在胡杨林中,仿佛进入了神话般的世界,茂密的胡杨树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真可谓美妙绝伦,令人惊叹不已。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看着一株株与命运抗争的胡杨,不由得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那些巍然屹立的胡杨,或横卧倒地的枯树,都经历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真可谓“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 1张
沙漠之眼(二)
此片拍摄于尉犁县罗布湖。 塔里木盆地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在这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林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金色胡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多彩迷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罗布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湖泊,大约有2万亩,218国道线887公里处以南,距离尉犁县70公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在塔里木河的沿岸,距离塔河最短只有750m左右。罗布湖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塔里木河沿岸,距离塔河最短只有750m左右,湖区东北部经由人工修建的水渠与塔河相连,因此水量供应充足。 从2013年开始,巴州尉犁县的农户就看准了罗布湖的水源潜力,往湖中引入了草鱼、鲢鱼、五道黑等经济鱼类,全程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让鱼类自由栖息、觅食,养出的鱼以品质优良著称。罗布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国家级沙漠公园,1.2万亩水域面积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天然湖泊和天然胡杨的结合,如果说罗布泊是地球的左耳,那么罗布湖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眼睛。水深7米的优良水质,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是集休闲度假、罗布人文化体验、沙漠旅游、生态宣教为一体的国家级沙漠公园。 罗布湖—— 一片未被开发的净土 。
- 1张
寂静与沧桑
吟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从唐风中走出来的最优美的诗篇,感慨万千。大漠孤烟是缥缈、孱弱的,但也是挺拔、坚强的,我想,那从柔弱中迸发出的韧性,正是大漠的精髓和力量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这种有韧性的孤烟,是你,也是我。 大漠何以为我燃起孤烟,黄沙若滚雾般从远远的青空落下,是做我生命的凄凉?是伴我人生的荒芜?是可怜我生活的孤苦?浩渺的大漠留不住温柔的夕阳。我为荒凉的大漠痛饮,我为无爱的大漠点燃烟火,我为大漠的落寞做一个孤傲的侠客。 岁月流金,夕阳正红。铮琮驼铃,响彻云空。是谁,探臂苍穹,采摘天堂梦境?是谁,马踏飞燕,铸造大漠雄风。透过芨芨草、骆驼刺、沙枣花,穿过荒漠兰、仙人掌、胡杨林,我向着大漠深处凝望。起伏的沙道,斑驳着岁月的古老;呼啸的风涛,吟唱着历史的歌谣。 往事如烟,大漠何在?战刀、雕弓、牙旗和羌笛还在千里黄沙里飞舞吗?沙漠之舟的铃声已将古战场淹没,留下的只是沙海中泛起的神秘遐想。继续出发吧,带上你的梦想。夜光杯里斟满的美酒,是你含羞的娇柔吗?丝绸路上拂动的红柳,是你摇曳的清愁吗?我看见一抹青烟悠悠升起,那是你似曾相识的笑容吗?
- 1
- 2
- 3
- 4
- 5
- 6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