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张
晴天的傍晚,用富士ETERNA拍出电影感
📸FUJIFILM GFX100S +GF35-70mm 🎞️Eterna 🖥️3DLUT 很多电影感的画面色彩,都很强调色彩之间的关系,如互补色(红与绿、蓝与黄等)在画面中的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和谐的视觉效果。青(冷)橙(暖)色调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而较多电影的画面虽然是暗调,但直方图很长,保留了较多的细节,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我选择了ETERNA胶片模拟,低对比、低饱和,但能保留很多细节。再套用3DLUT还原色彩,并且针对局部色彩和白平衡使用不同的LUT文件来控制。 画幅比例上我选择后期裁剪为1.85:1。尽管只有轻微地加宽,和16:9很接近,但经过银幕几十年的洗礼,它还是让观众感到观看的内容是与电影有更强关联的,而不是电视。无论这种差异多么微妙,观众是可以感觉到。相对于2.35:1或者机器自带更宽的65:24,1.85:1更好控制构图,能够包含相对多的一些画面元素。过往的很多好电影《奇幻森林》《侏罗纪公园》《出租车司机》《辛德勒的名单》《海边的曼彻斯特》都采用此画幅比例。
- 15张
听说照片宽一点的话会更有故事感?
? Leicaflex SL + Summicron-R 35mm/50mm ?️ KODAK Proimage 100 / AGFA VISTA 200 ? Port Douglas, Cairns 翻到库存照片,什么时候拍的我知道,但什么时候裁的我忘了,虽然那些年不太会拍照,感觉裁的还不错,当然现在也不太会拍。
- 14张
当画面中多了个人影时,照片就会生动许多
📸 Fujifilm X-M5+ 星曜 28mm F2.8 街头摄影发展至今,已经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从早期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 以冷峻视角拍摄无人的巴黎街景,捕捉城市朴素肌理再到布列松强调构图与时空的准确契合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亦或者是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通过无人的街景来表现人文环境。再往后涌现的许多知名街头摄影师,有拍摄街头人像百态的,有聚焦巧合有趣的错位瞬间画面,有注重色彩表达和不同空间中人物的,其实街头摄影有很多内容可以去拍摄。 那么也有不少摄影师以旁观者的视角,试图不去干扰街头人物,着重强调光影结构,把人物抽象为图形元素,甚至有时候人物是不经意间闯入画面,为整个街景增加兴趣点,这样就是我所说的当画面中多了个人时,照片就会生动许多。在建筑空间摄影中我们需要比例人的存在,除了展现建筑和空间的尺度,也连接人与空间的关系。到了街头,尤其是在大型建筑楼群中,街头的小人作为一个元素,不管是剪影还是背影,也都可以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星耀28mm扫街时F11估焦,非常好用。
- 18张
槟城夜间故事
夜幕降临的槟城乔治市街头,我们见到了聚会后分别的朋友,演奏传统乐器和didgeridoo的俄罗斯小哥,挂满红灯笼的街市,吃宵夜的司机,门口睡着的老人,还有午夜12点天后宫。这一切可能都是日常的一部分。
- 11张
拍人像并不是一直都得开大光圈
📸 Fujifilm GFX100RF 🎞️ Reala Ace 很多人都评价这个GFX100RF相机的35mm F4镜头不行,光圈不够大或者焦段不够长,这本来就是一个定义为人文纪实和街头摄影为主的便携中画幅,拍花和打鸟并不是它的特点,但是拍人像行不行? 有不少人像照片都喜欢用开大光圈拍特写,保证背景有足够的虚化,突出人物主体,照片固然好看,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得光圈开大,棚拍不用说了,外景的环境人像也要看环境而定,很多街拍也不是全都大光圈。 在外滩源的时候我还用GFX100RF拍了一组人像,考虑到周围建筑的特点,我觉得用稍广一点的镜头加适当的光圈呈现一些环境的元素是必要的,光圈基本F4-F8,有一点背景虚化和景深。主要使用35mm、45mm和63mm来拍摄,虽然是机内裁切,但一亿像素在这里,就算是使用63mm(等效50mm),拍完还有约3100万像素,是足够用的。且等效35mm和50mm为主,畸变也好控制。并且就算是用等效28mm扫街,很多时候自己回去也得二次构图, 裁切变焦是机器的一个功能,为什么不用呢?我个人是觉得变焦拨杆挺在使用中构图挺方便。
- 12张
来感受一下富士中画幅的亿点点震感
📸 FUJIFILM GFX100S 🎞️ ACROS + G 阿那亚这地方日出太早,很快就进入了直射阶段,又晒又热光线也不好,不拍建筑也不拍人像还能拍什么? 去马房拍马!有一天无意间去了马 会,这里有可爱的矮脚小马,也有高大的纯血马。马房可以入内参观拍照,虽然光线很暗,但是窗口是很好的逆光和侧逆光,尤其是刚冲洗完的马,油光锃亮的毛发+身上的肌肉线条,很好的光影。富士中画幅的宽容度能较好的应对这种大光比,而且使用中长焦,一亿像素能呈现很多细节,真就是数毛啊。有栏杆遮挡,想拍全了也不容易,索性暗调黑白,聚焦局部。
- 9张
卡丁车场也这么好拍
利用vivo 丰富的焦段,从超广到长焦,卡丁车场也出片
- 1张
日出的清晨
日出前的清晨,在阳台上拍到了绝美照片
- 1张
夏日夜晚
在路边玩影子的人们
- 1张
夏日泳池
傍晚时分,阳光正好,色彩非常讨喜。戴红帽子的救生员恰好走过旁边。
- 1张
夏日的海
难得早起看日出
- 1张
白马
逆光的黑白照,马匹身上的光影轮廓和肌肉线条非常明显
- 15张
这里清晨的街道让我想起了黄金海岸
不对这也是黄金海岸啊,是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 Fujifilm GFX100s + GF45mm F2.8 有一年在昆州的黄金海岸(OOL)早起看了个日出,然后到楼下街区转了一圈,那个感觉就跟如今早起看完日出后,在阿那亚的街区转一圈一样。
- 1张
在高处拍照的人
逆光,正好形成人物与建筑线条的剪影
- 1张
暴雨中的空山基
暴雨中的空山基
- 1张
暴雨中的超现实主义空山基
其实多重曝光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胶片时代就有,如今很多数码微单也都有多张多重曝光,只是现在拍的人不多,但依旧还有人在继续尝试,不管使用胶片还是数码
- 1张
雨夜的上海
下过雨的街道,一家老字号的粤菜馆前一辆红色小汽车驶过,会画面增加了一些港风
- 1张
圆月穿洞
月亮穿过浦东的高楼
- 1张
夕阳下的人
傍晚,街边休息的路人
- 1张
月球下的人
孤独的海滩
- 17张
负片模式的颜色与上生新所也太搭了
不同与一 期以历史建筑为主,二 期的五栋建筑不仅传承了历史风貌,还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以及自然元素。项目采用了聚落魔方的概念,每栋建筑都如同一个精致的“魔方”,通过高层连廊巧妙地连接,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步行网络。特别强调公共社交空间的营造,设置具有观赏性的大台阶、特色楼梯等打卡点,很大地丰富了园区的休闲和社交功能。 张唐的景观设计团队为项目带来了自然而放松的景观风格。杂木风庭院为基调,水杉、造型松为主要树种,搭配蕨类、南天竹、百子莲等自然植物,再以自然灰色的火山岩为基底,营造出宁静而自然的氛围。 恰好是阳光充足的下午,走到这里,诸多的绿植与白色、水泥灰等形成了对比,打开vivo X200 Ultra选择胶片负片模式,阳光的下的绿色别有特点。同样人像模式也选择负片模式,方便拍摄一些焦外虚化的特写。 vivo X200 Ultra丰富的焦段和功能在我的旅行当中,不管是拍摄人像还是建筑摄影,都非常的顺手。
- 1
- 2
- 3
- 4
- 5
- 6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