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
月光下的祝福
2025年4月13日,记录
- 6张
明月当空照·天涯共此时
2025年4月13日,超级月亮从龙泉山升起
- 9张
祈福
中江寿宁寺
- 12张
凯江之水向远方
凯江蜿蜒,如血脉般贯穿着中江城的今昔。如今,它见证城市崛起,高楼沿江而立,工业与生态共生。一个城市的努力的向上生长的见证。
- 12张
晨曦中的独角兽岛
成都独角兽岛(现名"成都科创生态岛")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以"荷塘莲花"为核心理念,将整个园区构想为一片科技荷塘。建筑群如绽放的花瓣环绕中央核心生长,流线型外观与参数化设计展现未来感,象征独角兽企业在此孵化、聚合与绽放。这一设计不仅延续了扎哈标志性的曲线美学,更巧妙融合生态与科技,通过雨水收集、绿色屋顶等可持续技术,完美诠释了成都"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成为天府新区最具辨识度的创新地标。
- 18张
夜幕下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2025年3月25日,夜幕下的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灯火通明,龙门吊在探照灯下高效运转,集装箱如钢铁积木般整齐堆叠。作为中欧班列的核心枢纽,这里日均吞吐超2000车次,每2小时便有一列满载“中国造”的班列驶向欧洲或东盟。自2013年首趟“蓉欧快铁”启程以来,港区已联通境外113个城市,累计开行超3万列班列,成为全国运输最稳定、货值最高的陆港枢纽。通过“澜湄蓉欧”“中老泰马”等特色线路,东南亚货物经此15天直达欧洲,真正实现“一带”与“一路”的钢铁纽带。
- 28张
龙泉山木鱼山摩崖造像
一个深山里的破旧小庙子,一些无头的佛像。
- 29张
龙泉山上的北周文王碑
在成都龙泉山深处,隐藏着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北周文王碑。这座石碑刻立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成都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碑之一。 石碑通高2.25米,宽1.03米,厚0.21米,碑额篆书“北周文王之碑”,碑文楷书,共计1000余字,主要记述了北周文王宇文泰的生平事迹和功绩。碑文字体遒劲有力,结构严谨,是研究北周历史、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 27张
二月二,金龙游长城
2025年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洛带金龙长城迎来了盛大的“龙舞”庆典。晨曦初露,长城脚下已人声鼎沸,一条金色巨龙在锣鼓声中腾空而起,龙身蜿蜒盘旋,龙首高昂,气势磅礴。舞龙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步伐矫健,巨龙随着鼓点翻腾飞舞,仿佛真龙降临,寓意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20张
祭拜
成都龙泉山的摩崖造像历史悠久,是唐宋时期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然而,这些造像近年来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佛像的头部被盗,当地村民依然对这些造像保持着敬畏之心,香火不断。
- 24张
城厢古镇非遗板凳龙舞动元宵
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晚19:30,成都青白江城厢古镇将上演一场震撼的非遗板凳龙巡游。巡游从武庙广场出发,途经大东街、上北街等地,最终返回武庙。龙身由31截板凳连接,全长49米,龙头高2.38米,重达80余斤。舞龙者通过“游龙、摆龙、盘龙”等动作,配合传统鼓乐,展现龙的神韵与活力。全国首支汉服龙灯队将参与巡游,为游客呈现“一夜鱼龙舞”的盛景,传递浓厚的传统文化魅力。
- 28张
南充蛴蟆节
2025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四川南充共兴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蛴蟆节”。这一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非遗民俗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场面壮观,年味十足。 夜幕降临,共兴镇街道上灯火辉煌,人们手持自制的“蛴蟆灯”,唱着古老的歌谣“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缓缓向河边行进。点点灯光汇聚成一条蜿蜒的“火龙”,照亮了乡村的夜空。队伍中,既有年长的村民,也有年轻的游客,大家共同沉浸在祈福的氛围中19。 到达河边后,人们将象征“瘟神”的蛴蟆灯焚烧或插入土中,寓意送走疾病,祈求来年平安健康。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 30张
平乐古镇“亚洲最长竹龙”惊艳亮相
2025年农历大年初四,邛崃平乐古镇“亚洲最长竹龙”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舞者们手持竹龙道具,时而翻腾跳跃,时而盘旋飞舞,将竹龙演绎得栩栩如生,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尽显龙的威严与灵动。
- 23张
城厢古城过大年
2025年大年初六,青白江城厢古城过大年,活动丰富多彩,有城厢大庙会集市,大学生戏剧表演、非遗表演如火壶、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一个充满年味的春节。
- 15张
洛带金龙游街
2025年大年初五,75米金龙“刘家龙”出现在成都洛带古镇得古街的石板路上,蜿蜒腾跃,金光耀眼,蔚为壮观。周围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 14张
【非遗中国年】扶桑树与山海经
拍摄于2025年1月28日。这是成都太古里携手混合媒体艺术家葛晓晨,从古籍《山海经》汲取灵感,以其中的扶桑树、瑞兽为创作核心,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地民间传统艺术皮影技艺,在漫广场上演一出东方神话大戏。扶桑树接天地,万物生;每逢新春,扶桑花开,瑞兽接踵而至,于神树下欢腾嬉戏,共贺新岁。成都太古里新春艺术装置以象征传统八角戏台的装置为中心,戏台上“生长”出一棵繁盛的扶桑树。艺术家为本次艺术展特别设计六只瑞兽——灵蛇、福象、喜鹿、瑞鹤、锦兔、富甲,围绕着扶桑树,携其各自不同的吉祥寓意为公众带来2025新春的美好祝愿。
- 18张
【非遗中国年】洛带75米客家金龙舞喜迎新年
2025年1月29日,“刘家龙”精心打造的75米金龙首次在成都市龙泉驿洛带古镇亮相。 舞龙者们身着传统的客家服饰,通过紧密的配合使得长龙在天空中蜿蜒盘旋,表演“金龙盘玉殿”“龙抱柱”“波浪浮”“龙打滚”“龙摆尾”“快舞龙”等沿自先祖的各种龙舞套路,让市民和游客仿佛看到一条真正的巨龙在云端翱翔。
- 30张
【非遗中国年】天府橘乡非遗迎新春
2025年1月28日,天府橘乡“华夏中国年”全国非遗大巡演在成都金堂启幕。活动汇聚10省15项非遗,如山西威风锣鼓、川剧变脸等,现场热闹非凡。活动将持续至2月4日。
- 19张
【非遗中国年】天府橘乡打卡多省非遗
2025年1月28日,天府橘乡“华夏中国年”全国非遗大巡演在成都金堂启幕。活动汇聚10省15项非遗,如山西威风锣鼓、川剧变脸等,现场热闹非凡。游客不仅能欣赏表演,还能体验橘乡民俗、美食与酿酒文化。活动将持续至2月4日,是2025年“金堂年·最天府”新春嘉年华的重要内容。
- 24张
第54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爬楼篇
2025年1月26日,和朋友在楼顶俯瞰灯会人山人海盛况。
- 29张
第54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烟火篇
第54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于1月22日正式亮灯,将持续至3月9日。灯会位于江滩公园核心区,占地约240亩,由“花重锦官城”“夜游锦江”“水润天府”“蜀里安逸”四大组团构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呈现。其中,灯会中轴线打造的灯市场景——“锦城年街”,巧妙地将“花、灯、市、人”结合在一起,取材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以及成都历史文化典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构建灯组场景,并植入传统非遗彩灯、新型光影装置,包括“门神熊猫”“伏羲女娲熊猫”“熊猫拔河”“川剧变脸熊猫”“国际乐团熊猫”“安逸共生”等熊猫元素装置以及“蜀山晴雪”灯王、“热滚滚”等。
- 1
- 2
- 3
- 4
- 5
- 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