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
凝视
- 1张
制造色彩
非斯大染房制造色彩的过程。
- 1张
黑夜中的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是底比斯东岸南端的纪念物,与卡纳克神庙一样献给阿蒙或阿蒙·拉的,阿蒙神的一种特殊化身在这里受到崇拜。卢克索神庙是唯一一个夜间开放的神庙,我专门选择这个时候来游览,当夜幕降临灯光打到柱子上的时候,增加了很多神秘的因素。
- 1张
亚历山大扫街
- 1张
火壶民俗
火壶表演作为一项民间绝技,其表演极具挑战性和独特魅力。表演者需身着防护服,不仅要举起装满点燃木炭、重达30斤的铁壶,还要在剧烈运动中与火焰共舞,经历灼热与窒息的考验。
- 1张
街角秩序
拍摄于东京街头角落,小秩序
- 1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1张
切割的世界
一个完整的空间被切割为不同的部分,反射出了不同的东西。
- 1张
埔寨火龙
埔寨烧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传统舞蹈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爆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是数不胜数。整个火龙由数十位赤膊壮汉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角色,整个队伍人数可达200人。埔寨火龙的文化寓意丰富,包括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除恶灭害、逢凶化吉、祥和平安等。
- 1张
埔寨火龙
埔寨烧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传统舞蹈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爆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是数不胜数。整个火龙由数十位赤膊壮汉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角色,整个队伍人数可达200人。埔寨火龙的文化寓意丰富,包括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除恶灭害、逢凶化吉、祥和平安等。
- 6张
浦寨烧火龙
埔寨烧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传统舞蹈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爆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是数不胜数。整个火龙由数十位赤膊壮汉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角色,整个队伍人数可达200人。埔寨火龙的文化寓意丰富,包括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除恶灭害、逢凶化吉、祥和平安等。
- 1张
看海
老人在海边看着海,等待着花开,等待着归来。
- 6张
妈屿岛原住民
汕头妈屿岛是一个网红的打卡点,是近年来被包装的一个旅行项目。之前探访过很多古镇古村,当他成为旅行项目之后,很多当地的居民“转行”有了新的工作,比如店铺,特色体验等。 马屿岛似乎是另一种体验。在岛上的一周,发现当地人似乎就像跟游人区隔在两个空间,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早上出门钓鱼,中午在晒晒太阳,或者在门前发呆,不会因为看到游客有其他的反应。受到妈祖文化的影响,可能这就是他们对这个岛和生活的精神寄托吧!
- 7张
分隔的世界
事物不是只有一面的,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都是有许多面构成,往往是矛盾和统一的。在这一组作品在阐释不同的矛盾:镜像的世界,分割的橱窗,影子和现实,在工业管道上的住宅,感觉到存在的人和事。他们仿佛就被一道边界隔开了。
- 1张
吉萨街头
一大早被马车吵醒,跟老妈在吉萨街头散步。时不时有路过的马车以及马聚集的地方,才发现原来这个地方的马不仅仅是当做景观,而是他们的交通工具。转角处遇到这个老爷子,他看着我,我也远远的看着他,记录下了这一张。
- 1张
老人和马
这个图片符合我对吉萨的印象。
- 1张
海龟的沙滩
埃及的红海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的舒适,蓝蓝的海,黄色的沙滩,圆形的太阳伞和地上的小海龟。
- 1张
走近神圣的地方
离神圣再靠近一点
- 1张
等待花开
拍摄于开罗,老人海边等待着花开。
- 1张
守护喵
开罗街头,守护老爷爷的猫猫
- 1张
多情错日落
当时距离日落还有1h40min,我们来到了分岔路:一条前往多情错,另一条去酒店。去多情错需要接近2h,如果按照地图来走的话,可能又要正好错过日落。这样大家就会多出接近4小时的行程,啥都看不到。 日照金山我见得多了,看不到无所谓;但对于小义和芳芳,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所以做出决定,去多情错赌一赌。我跟司机师傅说油门不要停,狂踩到底。师傅开启越野模式,在各种奇怪的路上一路狂开,最后终于在日照金山结束之前到达了[色] 当我们看到这一排雪山被照亮的瞬间特别开心,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按了不到10次快门日落就结束了。很幸运拍到了,尽管就那么几分钟,很开心[色]
- 1
- 2
- 3
- 4
- 5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