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合奇之旅
2020-07-27
文 葛勇
当天从柯坪回来已经快晚上十点了。我们还是住在那家位于阿克苏市中心的快捷酒店,周边小吃众多,因此,在外面随便吃了点儿东西,我们就各自回屋睡了。
次日,原打算在阿克苏市区转一转就踏上返程,但算起来还有三天假期,返程的话,如果安妮帮我开一段,两人轮着开,出发早的话,实际上只要一天就够了。她驾龄已经3年多了,但是很少开车,尤其在市区,不过在郊区还是很得心应手的。
在柯坪县时,留意到她对化石很感兴趣。忽然想起阿克苏附近乌什县还有一个化石很多的燕泉山景区。问她感不感兴趣?安妮看了看地图,发现乌什县距离克州的阿合奇县也没多远,她似乎有一个表妹前年被招录后在那里工作,于是在她的极力怂恿下,我们决定赶到阿合奇也去看一看,当然了,顺便也看看安妮在那里工作的小表妹,据说是一名警察。于是我们驱车按照导航就出发了,当晚就住在了阿合奇。
十点半左右,我们出发了,先去了乌什县。乌什县距离阿克苏没多远,车程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吧,但是由于全程限速,因此一直开不快,到达燕泉山公园后也就12点左右。
进去后才发现,公园还不算小,但是几乎没有游客。虽然是冬天,园中还是流水潺潺,很多地方都没有结冰,因此这里的主要水源应该是来源于地下水。后来看了看泉水旁的石碑,果然是泉水。
乌什原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温宿古国,又叫大石城,是古丝绸之路中路的交通要道,边塞重镇,境内有众多的古迹和风景胜地。
燕泉山属于蚌壳化石山,是地球演化的神奇见证。燕泉山山脚下九眼泉水清澈甘甜,山顶悬崖镌刻着“远迈汉唐”“继超追骞”等石刻。景区前身是清代官员的私家花园,曰醉柳园,始建于乾隆中后期,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走过短短几十米后,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走到一处处浓荫尽头的曲径通幽处,在参天古木遮掩下,随处可见一处处的泉眼。而且个个都有着动人的名字:长寿泉、爱情泉、日月泉……燕子山下共有九眼泉,一眼挨着一眼,呈一字排列远望如九星列队。九眼清泉,天成地就,预示着九九归一,功德圆满。燕子山和九眼泉互相依傍,便有了燕泉山的说法。乌什县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泉,乌什风光似江南”的美誉,而燕泉山公园是南疆地区最具江南韵味的公园之一。
走到公园深处,是一处关口。沿着关口拾阶而上,就是燕子山,我们在山上果然看到了很多贝壳类化石。燕子山不高,山顶有一尊名为金戈铁马的雕塑,据说雕塑的是汉时名将陈汤,山顶还有陈汤烽火台遗迹。原来这里在古代曾是燕子山要塞,陈汤任西域副校尉时曾驻守于此,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出自其口。过去山上的城墙都是夯土垒成,与平地的城墙连为一体,绵延数十里,现在的“小长城”是后人仿建的青砖长城。
站在观景台,体会“金戈铁马边声远,塞外风光尽苍凉”,回望“小长城”、烽火台、一览亭,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中…。
我们在燕泉山转了一会儿,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只记得其中清泉处处,到处都是汩汩的流水,宛若江南水乡。虽然去时正是冬天,但是南疆的气候不太冷。大部分泉水并未结冰,或者只在表面结了层薄冰。我们沿着关口登上了燕泉山时,在一处小径,安妮非要我和路牌照了张相。后来留意到路牌上居然写着燕子山火星亭字样,才了解到安妮的意图,大概想说我行事有些乖张,很像外星人吧。
从燕泉山公园出来后,问安妮想要吃什么?没想到她居然急着去看表妹,说啥都不想吃,要去阿合奇县和表妹一起吃午餐。于是,从燕泉山公园出来后,下午2点左右,我们开始赶往下一站阿合奇县。但没想到的是,此后虽然不足90公里的路程,但一路限速,且一路上几乎没有餐厅,实际上我们到达后已经快下午五点了,很明显已经过了午餐的点。
沿途还经过了一个托什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似乎正在建设中,由于担心到阿合奇县会太晚了,我们无暇游览,只好继续前行。往阿合奇路上托什干河谷的景色的确很壮观,大概是因为处于高原的缘故,再加上路上不时飘过雪花,山路上笼罩着淡淡的雾霭,有种奇幻的感觉。路上,我们还经历了一个名叫乌什别迭里的口岸,想要去看看时,问及经过路口的路人,才得知口岸并未开放。
其实,阿合奇县就是沿着柯坪县苏巴什峡谷翻越喀拉塔格山后最初所能够到达的地方,那条古道大概70多公里,据说沿途景色很优美。因为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途径之一,又被称为传教古道。
阿合奇县人口只有4.3万,恐怕是新疆除了伊吾之外最小的县城了。虽说县域面积居然有一万多平方公里。县域地处高寒山区,县境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全境均属山间河谷地带,90%为山地,北部及西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接壤,边界线长三百余公里。
不过,这里的高原景色别具风情,尤其是托什干河谷风光倒是真的不错。此时正值初冬,一路上瑞雪飘飘,到处是一派银装世界。
东汉时,古尉头国的中心在今阿合奇县哈拉奇乡一带。汉朝设西域都护府,尉头国归属其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尉头国并入龟兹国。隋时并入疏勒地。唐时在古尉头地置尉头州,属龟兹都督府。宋代时属安西回鹘统治,为黠戛斯领地。元、明时期为察合台后王之封地。清,属准噶尔辖地,名图尔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升格为阿合奇县。1954年7月,阿合奇县划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合奇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天山南脉横贯全境,北部为阔克夏勒岭,南部为喀拉铁克山,托什干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两山夹一谷”的特殊地貌。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不甚分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6.2℃,冬季严寒,年均降水180毫米左右,蒸发量2311毫米,虽然同样干旱,但降水量却是柯坪县一倍多。
阿合奇县水资源丰富,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托什干河水系纵贯全境。托什干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南脉,“托什干”是维吾尔语,意为兔,可能是形容河水流速迅捷的意思吧。托什干河在县境东部与库玛拉克河汇合形成阿克苏河,向东流经乌什县、阿克苏市及阿拉尔市汇入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有乌宗图什河等19条支流汇入。
托什干河谷地为南天山西段内部的一个纵向构造谷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谷地北面为天山南脉,南面为喀拉铁克山和黑尔塔格山。整个谷地近东西向展布,长约200千米。从国界至哈拉奇为上游河段,河谷狭窄,河床宽仅50~60米。哈拉奇以下进入近东西向纵谷,在阿合奇一带河谷宽约5千米。至乌什县城一带,河谷宽30千米以上,河流汊道很多。托什干河谷北部阔克夏勒山属天山南脉,最高海拔5 958米。南部是喀拉铁克山,最高海拔4981米。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有甘草、雪莲、党参、锁阳(菌类)等,家饲动物有牦牛、山羊等,禽类有猎鹰、鸽等。
到达阿合奇后,我们按照安妮表妹发来的定位行驶到一个警务站对面的停车场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安妮的表妹匆匆走了出来。
安妮的表妹是一名人民警察,个儿没有安妮高,因为年轻,看起来也更瘦,可能是听说表姐要来,急匆匆就赶来了,还穿着警便装。当晚,她盛情接待了我们。
不过,她与安妮神貌酷似,虽然留着小子头,但两人侧颜凝视的时候,简直就像是亲姐妹。她俩见面后唧唧我我的,亲密的不行。至于晚饭吃什么,两人居然意见一致地说想要吃火锅。但当地的火锅听安妮的表妹讲,似乎并不算美味,于是最终两人又确定了去乌什县一家美食街。结果,我们在阿合奇街头溜了一个圈,又重返乌什。
这次到达乌什后,按照导航找到了那家美食街,在其中一家火锅店吃了顿火锅。重返阿合奇时已经快到午夜了,再后来,安妮去表妹的宿舍住了。而我则在安妮表妹安排好的一家旅馆窝了一宿。
次日清晨,我们在安妮表妹的带领下,粗略浏览了阿合奇县县景。主要是去了被称为石头城的科尔更古城堡,城堡位于县城以西边境线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为柯尔克孜义军抵御外敌入侵时所建。义军凭借城堡优势,终于将阿古柏侵略军击败逐走。城堡四周,群山簇拥,千峰竞秀,绿草如茵,更有清泉—处,清澈如镜。
此外,还去了乌赤古城。古城遗址位于县城以东两公里处,北临托什干河,南依喀拉塔格山,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设城防设施兼居民区,外城只设城墙与瞭望台。相传九世纪为史诗中的柯尔克孜英雄库尔曼别克征服强敌凯旋时所建。
再就是去了县里新建的科克乔库尔民俗文化村,整个村落由一幢幢干净整齐的片石、鹅卵石、仿干打垒结构建设的特色民居组成,主干道两侧绘制有以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情景图为主题的文化墙,建筑集当地浓郁的柯尔克孜民居特色于一体。
路上还经过一株千年古树,位于县城以东色帕巴依乡旦干检查站东面3公里处。此树为山杨,长在高山悬崖处,枝繁叶茂,树冠如云。
阿合奇县是玛纳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老人的诞生之地。《玛纳斯》堪称柯尔克孜精神文化的巅峰,与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
此外,这里还是猎鹰之乡。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谢依提古墓地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纯金质“飞鹰啄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柯尔克孜族人,依然传承着从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驯鹰捕猎绝技。
而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色泽鲜艳,形象逼真;花毡、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
中午在县里一起午餐时,安妮表妹可能是临时接到了任务,匆匆与我们道别后就离开了,甚至来不及与我们一起吃完饭,看来,新疆的一线民警真的很辛苦。
不过,听安妮讲述昨晚所住表妹的宿舍,据说很整洁也很便利,在居民小区里,条件还行。
午餐后,我们就出发返程回阿克苏了,打算次日上午再在阿克苏市周边粗略游览一番,就踏上归途。
在返程时还有一个花絮,那就是由于返程时天气晴朗,车辆稀少。安妮忽然想要拍一张人在旅途的照片。于是,在沿途找了一条没车通行的土路停了下来。结果正在拍摄时,她刚打算在路中间坐下时,就留意到了对面山坡上枯草中出现了一只受惊的石鸡。她惊喜地指着给我看,于是,留下了那张慌乱地指着山坡的照片。不过,后来她看了看,居然还是很喜欢,因为拍摄时表情、动作都很自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