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抽象?
2025-11-11
在创作抽象摄影时,你是否也曾纠结过,是否需要为自己的作品附上文字解释,才能让他人“看懂”?事实上,抽象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挣脱了具体物象和语言的束缚,为我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感知之门。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索抽象摄影这一“无言之美”,看看它如何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部分。
抽象摄影:在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
🎨 1 何为抽象摄影:超越具象的视觉艺术
抽象摄影并非刻意制造“莫名其妙”的效果,它实质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我们熟悉的事物。当摄影的镜头对准的不再是具体的物、清晰的景,而是转向纯粹的光影、线条、色彩、质感和构成时,抽象摄影便诞生了。
抽象摄影是抽象艺术在摄影领域的延伸。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在中国抽象艺术理论家许德民看来,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
从技术层面看,抽象摄影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抽象化表达:
· 隔离物体:将自然界物体从其环境中剥离,切断与周围联系
· 聚焦元素:专注于物体的形态、质地、轮廓和颜色,而非物体本身
· 改变视角:通过微距、特殊角度等方式,使熟悉物体变得陌生
· 暗房与数码技术:在冲印阶段处理胶片、相纸,或通过计算机修改
🌌 2 为何无需言说:抽象艺术的独特魅力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一幅动人的抽象摄影作品,内心被触动,却难以用语言描述原因。这正是抽象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2.1 抽象艺术是非理性的直觉体验
抽象艺术的非理性特征使得审美者在欣赏作品时不用动脑筋来思考。思考尽管很累,但思考也是最简单的,因为思考是有答案的,有答案的东西都是简单的。而直接的审美,用视觉直接触摸画面,用本能的辨别能力直接和作品交流,虽然此时没有语言可以表达,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的交流比能够语言说明白的交流更有想象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2.2 抽象艺术激活个人化解读
抽象艺术的世界是缥缈的世界,是游离的捉摸不定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语言和生命深处的灵魂里的语言更为接近。当现实以精确的尺寸与标准让心与视线受禁锢,抽象艺术无边无际的漫游和没有围墙的时空感应,给现代人的审美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抽象摄影面前,观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基于自身经历、情感和记忆,与作品对话,形成个人化的理解和体验。如许德民所言:“抽象艺术是灵魂艺术”,它激活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独有的感受。
📸 3 抽象摄影的创作视角:从发现到创造
创作抽象摄影,核心在于转变观看方式,学习看见平凡事物中的抽象美。
3.1 发现现实中的抽象美
全世界在我们的视线里尽管是具象的,但是所有构成具象的局部或者细节都是抽象的。抽象因素无所不在:
· 自然纹理:水纹、石纹、叶脉、蝶纹
· 光影变化:晃动的倒影、变异的投影、灯光的明暗
· 岁月痕迹:老墙的斑驳、雨水的漏痕
· 几何结构:钢筋错乱的线条、建筑结构
3.2 抽象摄影的创作技巧
· 靠近再靠近:使用微距功能,捕捉物体局部,让观者猜测这是什么物体
· 改变视角:从非常规角度拍摄普通物体,使其失去原有的识别特征
· 利用光线:侧光可突出质感,逆光可创造剪影简化形态
· 运动模糊:通过相机或主体运动,创造动态模糊效果
· 细节剥离:聚焦于物体的质地、颜色,而非整体形状
🌠 4 欣赏抽象:从“懂”到“感受”的转变
欣赏抽象艺术,懂与不懂是相对的。而人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人的审美能力,这是绝对的。
4.1 如何欣赏抽象摄影
面对抽象摄影作品,不妨:
· 放弃“看懂”的执念:不必纠结于“这是什么”,而是关注“我感受到了什么”
· 直接感受:注意作品带来的即时情感反应——愉悦、平静、激动还是不安
· 品味形式元素:关注色彩、线条、形状、质地的组合与变化
· 联想与共鸣:允许作品唤起个人记忆与情感关联
4.2 理解抽象艺术的层次
许德民提出了中国抽象艺术的审美和价值标准的六个方面,对于我们欣赏抽象摄影亦有启发:
1. 原创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
2. 审美性:色彩、空间关系、点线面、肌理等元素的和谐运用
3. 精致度:创作的认真程度、技术难度
4. 文化元素:是否蕴含本土文化符号与精神
5. 人文意境:是否体现“气韵生动”、“禅意”等传统美学境界
6. 艺术家背景:艺术家的经历、成就和创作脉络
💫 5 抽象之意义:通往内在自由的路径
抽象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类精神和感知的拓展。
5.1 抽象艺术的精神价值
抽象艺术使艺术回归人性,着力于开发人性尚未被开发的潜意识和想象空间。如许德民指出的,抽象艺术精神应该是乐观主义精神,快乐和审美精神,也就是形式精神,宇宙精神。
从宏观讲,抽象艺术精神是宇宙精神,是宇宙的博大、静谧、神圣、神秘、旷远、深邃和永恒。从微观讲,抽象艺术精神是人性精神,人的生命精神。
5.2 抽象摄影作为生命体验
对于创作者而言,抽象摄影是对视觉未知领域的探索,是“用生命去创作,去探寻那些未被揭晓的神秘世界”。对于观看者,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感知体验,让我们从习惯性的认知模式中暂时解脱,进入更为自由的审美空间。
✨ 结语:拥抱不可言说之美
回到最初的问题——抽象摄影是否需要文字标注才能让人理解?答案已不言自明。抽象艺术的本质恰恰在于它超越语言的表现力,在于它为观者提供的无限解读空间。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这是什么”,当我们允许自己直接感受而不急于寻找答案,我们便真正走进了抽象艺术的世界。在那里,我们不仅发现了艺术的新维度,也重新发现了自己感知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如印度摄影家Suparna Nath所启示的:“创作是为了给自己和其他众生带来惊喜,以安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内在意识。”抽象摄影的终极意义,或许就在于它能够触及那些语言无法抵达的深处,为我们无法言说的内在意识,提供一丝温暖的安慰。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