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匠心非遗|福鼎白茶

有米计划

2025-10-16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这项始于唐代的古老茶艺,以"自然萎凋,不近烟火"的独特工艺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2011年,这项充满自然智慧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画房子

福鼎白茶制作遵循"天人合一"的古训,全程仅经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自然本味。最独特的是"自然萎凋"技艺——将鲜叶均匀摊放于竹匾,借助太姥山特有的云雾气候,让茶叶在72小时内完成内含物质的自然转化。这种"以天作焙,以风为火"的工艺,造就了白茶"银装素裹,清雅鲜爽"的独特品质。

图@轻尘流光

从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白茶山",到清代周亮工笔下"色香俱绝"的白毫银针,福鼎白茶已有千年制作历史。清光绪元年(1875年),茶人周开陈将白茶制作技艺传播至黄岗,开创了福鼎白茶规模化生产的先河。白毫银针挺直如针,白牡丹绿叶抱银芽,贡眉形似寿者眉,每个品类都是自然与匠心的完美结合。

图@轻尘流光

随着现代制茶技术的发展,传统白茶制作面临挑战。但希望的茶芽已经萌发:新一代茶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建立智能化萎凋车间;开展有机茶园建设,守护白茶的本真滋味;通过茶旅融合,让千年茶香飘向世界。

图@徐無贰

保护这项技艺,不仅是对一种制茶工艺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人"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延续。当茶汤在杯中泛起杏黄,我们品到的是千年时光淬炼的天地精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