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匠心非遗|青铜器修复

有米计划

2025-10-16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这项传承两千年的文物修复绝艺,以"修旧如旧"的匠心精神成为中国文物保护的重要支柱。2011年,这项承载着文明记忆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青铜器修复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需经过整形、拼接、补配、做旧等十多道工序。最精妙的是"做旧"技艺——修复师采用传统矿物颜料,通过点、染、描、绘等手法,让补配部分与文物原貌浑然一体。这种"以假乱真"的绝技,既恢复了文物的完整性,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

图@贰月拾光

明清时期形成的北京派、西安派、苏州派和潍坊派四大流派,各具特色。其中北京派以赵振茂大师为代表,开创了"整形优先、补配有度"的修复理念。1952年,以赵振茂为首的京派专家进入故宫,数十年来修复了上千件青铜国宝,让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瑰宝重放光彩。

图@贰月拾光

随着老一代修复师逐渐退休,这项技艺面临传承危机。但希望之火已经重燃:新一代修复师将传统技艺与科学检测结合,开创"科技+手艺"的新模式;建立文物修复档案,系统传承百年经验;开展国际合作,让中国修复技艺走向世界。

图@LiNKAiJOE

在故宫的文保科技部,那些经过修复的青铜器仿佛在诉说着文明传承的动人故事。保护这项技艺,不仅是对一种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文明记忆的守护。当铜绿被轻轻拂去,我们看到的是千年文明在当代的鲜活延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