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和TA交流
匠心非遗|西湖绸伞
2025-10-16
西湖绸伞制作技艺,这项始创于1932年的江南工艺,以"撑开是画,合起是诗"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伞艺的杰出代表。2008年,这项充满诗情画意的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羅
西湖绸伞制作讲究"天时地利",需经过选竹、制骨、裱绸、装饰等十八道工序。最具特色的是"套合技艺"——匠人选用杭州特产的淡竹,通过烘烤、钻孔、穿线等工艺,不用一钉一胶,纯靠竹材的弹性咬合,使伞骨开合自如。这种"以竹为骨,以绸为魂"的工艺,造就了绸伞"轻盈若羽,坚固如松"的独特品质。
图@羅
西湖绸伞以"一伞一景"著称,匠人运用刷花、彩绘、刺绣等技法,将三潭印月、断桥残雪等西湖胜景绘于伞面。刷花技艺采用多色套印,呈现水墨氤氲的效果;彩绘运用国画技法,描绘仕女花鸟的雅致情趣;刺绣则用细密针法,展现江南的秀美风韵。这些绸伞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工具,更是流动的西湖艺术画卷。
随着现代雨具的普及,传统绸伞制作面临传承危机。但创新的雨露已经滋润:新一代匠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发出更具时代感的绸伞作品;建立绸伞博物馆,系统传承制作技艺;开展非遗体验,让公众感受"撑起一片江南"的艺术魅力。
在杭州的绸伞作坊里,匠人手中的绸伞仿佛在细述"最忆是杭州"的江南情怀。保护这项技艺,不仅是对一种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江南文人雅士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延续。当绸伞在细雨中轻轻旋转,我们看到的是烟雨江南千年不绝的诗意流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