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和TA交流
匠心非遗|景泰蓝
2025-09-10
在北京的古老作坊里,铜丝与釉料正在烈火中演绎着一场跨越600年的艺术蜕变。景泰蓝制作技艺,这门起源于元代的宫廷绝艺,以"铜胎掐丝珐琅"的华美姿态,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最璀璨的明珠。2006年,这项鎏金焕彩的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快门键摁压师Mark
景泰蓝制作堪称"百工艺粹",需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108道工序。匠人先将紫铜片捶打成胎,再用镊子将细如发丝的铜丝掐捏成繁复纹样,粘附于胎体。随后以蓝枪、吸管等工具,将矿物釉料填入丝间缝隙,经800度高温反复烧制,使釉料熔化凝固。最后经过多次磨光和镀金,方能成就那"灿若云锦,润如美玉"的艺术珍品。
图@快门键摁压师Mark
明代景泰年间,这项技艺达到鼎盛,因釉料多以蓝色为主,故得名"景泰蓝"。故宫珍藏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以其精湛工艺和皇家气度,展现着这项技艺的至高水准。纹样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云纹喻如意,莲纹示纯洁,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
北京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它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传统。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
图@零千
从APEC会议国礼到"一带一路"外交礼品,景泰蓝多次承担文化使者的重任。如今,新一代匠人在传承中创新:将传统纹样与现代美学结合,开发出首饰、文创等新品;采用环保釉料和数字控温技术,让古老技艺焕发现代活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