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人鸟共家园|共享大自然

索尼鸟类旅行日志对话摄影师图文故事米拍好物众拍

2023-05-08

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天空更蓝,山川秀丽,土壤肥沃,鱼虾丰盛,野生动物不受伤害,家禽家畜不受虐待,处处鸟语花香,时时风调雨顺。

地球因有了飞禽走兽而有了生机,自然因有了鸟语花香而有了朝气,生态因有了珍禽异兽而有了平衡,生活因有了莺歌燕舞而有了欢乐,世界动物日,保护动物从你我做起

以下为本人拍摄作品




黑嘴白鹭(英文名:Little Egret,学名:Egretta garzetta),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的鸟类。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黄嘴白鹭(英文名:Chinese Egret,学名:Egretta eulophotes),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的鸟类。是鹭科白鹭属的水鸟,是一种覆盖冠毛、有黄色喙的白色白鹭,又叫白老、唐白鹭等。与其他白鹭的区别在于脚黑色,趾黄色。它在俄罗斯、北韩、南韩和中国大陆繁殖,然后向南迁徙,经过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黄嘴白鹭是珍稀鸟类,属于易危物种,最大的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



夜鹭(英文名:Black-crowned Night Heron,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鹈形目鹭科夜鹭属的鸟类。是鹭科夜鹭属的水鸟,又名水洼子、灰洼子、星鸦、灰洼子、苍鳽、星鳽、夜鹰(浙江)、夜鹤、夜游鹤(海南)。数量丰富,是很常见的水鸟。头顶、后颈、枕、羽冠及背部黑色,枕部具2-3根狭白色冠羽;下体白色;翅及尾羽灰色。



褐耳鹰(英文名:Shikra,学名:Accipiter badiu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又称为褐耳苍鹰,活动于林缘和稀树草坡。食物为鼠类、小鸟及直翅目昆虫。



黑水鸡(英文名:Common Moorhen,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水鸡属的鸟类。又名红冠水鸡、红骨顶、红鸟、江鸡,是中型涉禽。全体大致黑色。嘴红色,嘴尖端黄色,脚绿色。遍及全世界,在北纬32度以南越冬。多见于湖泊、池塘及运河,不善飞,起飞前先在水上助跑很长一段距离。黑水鸡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林鹬(英文名:Wood Sandpiper,学名:Tringa glareola),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别名叫林札子,是一种旅鸟。体型略小,全长约21cm。每年8月-10 见于保护区。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林中或林缘开阔沼泽、湖泊、水塘与溪流岸边。喜沿海多泥的栖息环境,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以水生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甲壳类为食。



普通翠鸟(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学名:Alcedo atthi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的鸟类。俗名翠鸟、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小翠。是最典型常见的一种翠鸟,体型较小,上体蓝绿色,中央具一条蓝带,下体橙棕色。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黑枕王鹟(英文名:Black-naped Monarch,学名:Hypothymis azurea),是雀形目王鹟科黑枕王鹟属的鸟类。又名黑领蓝鹟。雄鸟除腹部和尾下白色外,通体蓝色,非常漂亮。雌鸟羽色更暗。是中等体型(16厘米)的灰蓝色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吕宋岛。
迁徙:黑枕王鹟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岛等地为留鸟,部分繁殖在四川和贵州。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尤以沟谷与河流沿岸疏林灌丛较喜欢,有时也出入于农田等开阔地区的稀疏树丛、竹丛和灌丛中。



白胸苦恶鸟(英文名:White-breasted Waterhen,学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是鹤形目秧鸡科苦恶鸟属的鸟类。是秧鸡科苦恶鸟属的水鸟,又名白腹秧鸡。繁殖栖息于亚洲南部的沼泽、池塘、沟渠和河岸,从印度、斯里兰卡横跨到中国南部和印度尼西亚,身长 28-33 厘米,在上述地区皆为留鸟,筑巢在沼泽植被的干燥地点,一巢约6至7个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



暗绿绣眼鸟(英文名:Swinhoe's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simplex),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
繁殖区: 东洋界:中国东部,台湾和越南北部至马来半岛至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

非繁殖区: 至中南半島中部



白胸翡翠(英文名:White-throat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smyrnensi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也叫白喉翡翠。嘴赤红,头颈和腹部栗色,胸部白色。是一种分布在亚洲南部和西部的翡翠。同大多数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白胸翡翠在软石面掘洞为巢,多离水道甚远,繁殖期为4-6月。



灰背椋鸟(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Starling,学名:Sturnia sinensis),是雀形目椋鸟科亚洲椋鸟属的鸟类。别名噪林鸟、白肩椋鸟。体长19公分。整体外型并非显眼,身体大致为灰,翅膀黑色、肩羽处有醒目白斑,尾巴黑色但末端为白,嘴、脚亦呈灰色。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南方的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主要栖息于空旷地树上以及营巢于天然树洞、墙洞或裂缝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苍背山雀(英文名:Cinereous Tit,学名:Parus cinereus),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是从大山雀的亚种分化出来的。苍背山雀肩、背部及背覆羽中灰色 下体呈单调的中灰色,腋部深灰色。苍背山雀大山雀远东山雀的详细区别请参考词条大山雀。



马岛戴胜(英文名:Madagascar Hoopoe,学名:Upupa marginata),是犀鸟目戴胜科戴胜属的鸟类。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北部、西部和南部。



池鹭(英文名:Chinese Pond Heron,学名:Ardeola bacchus),是鹈形目鹭科池鹭属的鸟类。中文俗名:红毛鹭、中国池鹭、红头鹭鸶、沙鹭、花窖子、沼鹭(台湾)、田螺鹭、穿背心、田牛汉(海南)、花鹭鸶(云南)、花洼子(东北)、交胪、紫邬头、茭鸡。系典型涉禽类,体羽在胸、喉部白色,繁殖期间头和颈栗红色,背羽紫黑色。池鹭喜活动于沼泽、稻田、鱼塘、湖泊河流的浅水处,在水中趟水行走觅食,栖息于竹林、树林的枝干中,有时三五只小群活动。主要分布于分于孟加拉至中国到东南亚地区。注意区别池鹭亚成鸟和夜鹭亚成鸟。



北灰鹟(英文名:Asian Brown Flycatcher,学名:Muscicapa dauurica),是雀形目鹟科鹟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亚洲褐鹟。北灰鹟是一种很小的鸟,大小跟麻雀差不多。羽色上体灰褐,下体中央近白色。脚细弱,嘴宽阔而扁,呈三角形。北灰鹟在阔叶林、钎叶林、灌丛等处活动。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现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棕背伯劳(英文名:Long-tailed Shrike,学名:Lanius schach),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称桂来姆、黄伯劳,英文名直译为长尾伯劳。棕背伯劳特征是粗黑的贯眼纹或顶冠、黑翅、尾长尾黑,上体偏灰,下体偏棕。普遍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及南部,包括台湾、海南等省,是一种很常见的留鸟。伯劳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90年代在中国江西发现的黑伯劳,被认为是棕背伯劳的黑色型,不足以列为独立鸟种。



火斑鸠(英文名:Red Collared Dove,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华北以南各地、西抵四川、西藏、长江以北各地等地,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以及村庄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灰喜鹊(英文名:Azure-winged Magpie,学名:Cyanopica cyanus),是雀形目鸦科灰喜鹊属的鸟类。又名山喜鹊、蓝鹊、蓝膀香鹊、长尾鹊、鸢喜鹊、长尾巴郎。顶冠黑色,两翼及尾天蓝色,余部灰色。灰喜鹊在中国分布较广泛,是常见的鸦类,体型比喜鹊小,性吵嚷,结群栖于开阔松林及阔叶林、公园甚至城镇。飞行时振翼快,作长距离的无声滑翔。在树上、地面及树干上取食,食物为果实、昆虫及动物尸体。该物种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安徽省的省鸟。



白喉红臀鹎(英文名:Sooty-headed Bulbul,学名:Pycnonotus aurigaster),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尾下覆羽血红色(亚成鸟或一些亚种为黄色)。主要生活于森林、竹林以及开阔的乡间。属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分布于印度、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帝汶花蜜鸟(英文名:Flame-breasted Sunbird,学名:Cinnyris solaris),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双领花蜜鸟属的鸟类。



鹊鸲(英文名:Oriental Magpie-Robin,学名:Copsychus saularis),是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又名猪屎渣、吱渣、信鸟或四喜。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长江以南一带。典型的黑白色鸟类。鹊鸲雄鸟上半部为黑色,在翼处有白斑,下体前黑后白,时常竖起尾巴,把尾翼扭向前方,在地上则常以弹跳方式前进。雌鸟上体灰色。鹊鸲喜鹊相似,但体形细小得多。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



赤黄山椒鸟(英文名:Orange Minivet,学名:Pericrocotus flammeus),是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本种(拉丁学名:Pericrocotus flammeus,英文名:Orange Minivet)是由赤红山椒鸟(拉丁学名:Pericrocotus speciosus,英文名:Scarlet Minivet)的一个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的,鸟类网将其翻译为赤黄山椒鸟,因其羽色相比赤红山椒鸟偏黄,但雄鸟仍以红色为主。赤黄山椒鸟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THE END-